7月22日至28日,我校首屆仲英青年學者、文化遺産學院馬健老師組織西北大學唐仲英愛心社八名“結對子”社員在新疆哈密地區進行了民俗學調查、遺址參觀、公衆考古、發掘體驗等一系列活動。參加活動的還有西北大學唐仲英愛心社指導老師歐建東。
Δ馬健老師、歐建東老師與社員在哈密火車站合影
在民俗學調查活動中,社員在馬健老師的帶領下,先後對兩個哈薩克族家庭和一個蒙古族家庭情況進行了相關調查。了解到了大量關于作物種植、牲畜養殖、農械使用、教育、醫療、文化等生産生活情況。
Δ山·哈裡木大叔家
Δ吐爾德汗大叔家
在參觀遺址過程中,馬健老師給随行的社員講解了文化遺産學院東天山考古隊在當地十餘年的考古成果,向社員生動形象地描述了3300年至1500年前東天山地區聚落的生産生活場景,以及東天山地區在各個曆史時期的埋葬習俗和祭祀遺迹。
Δ馬健老師給社員講解石人子溝遺址
Δ馬健老師帶領社員參觀艾斯克霞爾遺址
在公衆考古活動中,馬健老師給社員講解了考古隊曆年在石人子溝遺址群的古代遊牧民族聚落形态、居住遺迹、喪葬祭祀、岩畫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正在發掘的海子沿遺址的相關研究進展。7月25日,海子沿鄉中心學校的師生參觀了正在發掘的海子沿遺址,馬健老師和社員擔任講解員,給來訪師生介紹了曆年工作成果和目前發掘情況,并進行了文物保護知識的宣傳推廣。
Δ馬健老師給參觀師生講解海子沿遺址
Δ社員給參觀師生講解曆年考古成果
在發掘體驗環節,社員在馬健老師和考古隊員的耐心講解和指導下,了解學習到了大量關于考古發掘的知識,社員們對考古行業有了新的認識。同時,社員也協助考古隊員進行了考古發掘和整理工作。
新的認識。同時,社員也協助考古隊員進行了考古發掘和整理工作。
Δ考古隊員給社員講解考古知識、社員清洗出土陶片
活動的最後一天,馬健老師帶領社員參觀了哈密博物館,參觀過程中,馬健老師結合社員此前參觀遺址和發掘體驗的經曆,生動形象地給社員講解了哈密博物館的相關藏品。社員在參觀過程中,結合此前參觀遺址和發掘體驗的經曆,踴躍提問,認真聽講,極大程度地鞏固了此次參觀學習成果。
Δ馬健老師為社員講解哈密博物館藏品
Δ馬健老師、歐建東老師與社員合影留念
本次系列活動持續七天,馬健老師向“結對子”社員系統地介紹了東天山考古隊十餘年來在絲綢之路沿線考古研究的最新成果,生動形象地給社員呈現出東天山地區古代遊牧民族大型聚落生産生活場景,讓社員在實地參觀和體驗中對考古專業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增強了社員對多元一體的中華文明的形成與發展曆程的了解,增強了社員的文化自信心。
【活動感想】
歐建東老師:
學以緻用,學重于用。馬老師為愛心社同學們提供的實踐平台,是絕無僅有的,是愛心社同學了解考古專業、了解古代遊牧民族大型聚落生産生活場景、了解絲綢之路沿線文明的一個絕佳機會。馬老師嚴謹的治學精神,專業的學術水平,亦師亦友的師長風範,投身考古事業的情懷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希望以後能有更多的機會向馬老師學習!
愛心社社員葛若晨:
在本次東天山考古實踐中,我們跟随馬健老師參觀學習,調查研究,不僅收獲了許多知識,拓寬了視野,還體會到了考古人多年紮根東天山進行考古研究的精神和情懷。在考古工地的實踐中,我們了解了田野考古的各方面知識,并且結合動手操作學習到了一些技術技能;在做民族學調查時,我們學會以積極嚴謹的工作态度去對待每一個問題;在對當地中學生進行公衆考古教育時,在籌備和講解過程中,越發感到中華大地上的悠久曆史和燦爛文明;在遺址、博物館參觀學習時,馬健老師的講解讓我們學習到了許多課本上見不到的知識,收獲頗豐。最後感謝基金會和學校共同為我們創造的這次機會,希望這樣的活動越做越好,東天山考古——我們在路上!
愛心社社員候雨凡:
首先感謝馬老師能夠給我們提供這樣寶貴的學習機會,讓我們受益匪淺。在考古工地,馬老師手把手地教我們刮面,耐心地介紹海子沿遺址的相關情況,之後帶領我們進行民俗學調查、參觀遺址和公衆考古等活動,聽馬老師講解介紹,總覺得學到的不僅僅是考古相關的知識,還有對人生的感悟,很踏實很真實。七天,我們一起成長,一起收獲,遇見你們,就是最好的事。